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76节 (第1/2页)
??鞑靼奸细不查,京师大火不说,无家可归的百姓不管,反倒帮着疑犯说话,就差指着他的鼻子骂“昏君”,这是想干嘛? ??正事不理,专门揪着末节不放,长没长脑袋? ??幸好龙椅够重,以朱厚照的力气搬不起来。否则,必将有朝官血溅奉天殿,名留青史。 ??漩涡之中,文武群臣各怀心思,内阁三人轻易不做表态。本该处于风口浪尖的杨瓒,则向吏部告假,留在长安伯府调养。 ??吏部条子下来之后,杨瓒拖着病体,亲自料理杨土的丧事。因为天气渐热,尸身不能久放,无法立即归乡,只能安葬在城西,待告知杨土父母,再议迁坟之事。 ??养病时日,杨瓒未见得悠闲。 ??诏狱提审人犯,所得口供繁多,线索纷杂。杨瓒每日翻阅供词,所得却是不多。 ??京城起火点,锦衣卫已查明两处,一处是杨瓒家宅,另一处竟在寿宁侯府。杨瓒很是诧异,脑海中闪过几个念头,最后只抓住一个。 ??这日,杨瓒翻过疑犯的供词,对顾卿道:“纵火之人九成都是弃子,主谋定不在京城。” ??顾卿看着杨瓒,问道:“杨侍读可是发现了什么?” ??杨瓒放下供词,捏了捏额角,道:“不过是以己度人。” ??“以己度人?” ??“若是下官行此险策,必会如此。” ??顾卿不言,若有所思。 ??杨瓒继续道:“如要搜查京城内应,该查查最近有哪些朝官和家眷离京,路引都是开到哪里,若是去北边,具体是到哪个州府。” ??“离京?” ??“三月之内俱都应查。”杨瓒道,“再者,千户该请牟指挥使遣人至孝陵卫,拜会一下寿宁侯。” ??闻言,顾卿挑眉,杨瓒勾起嘴角,手指擦过杯沿,笑容微凉。 ??第五十二章 杨侍读问话 ??弘治十八年八月丁未,泰陵大部竣工。 ??兵部查给赏文册及留守六十八卫小册,言孝陵卫勾军不足,请择一留守京卫充泰陵卫。 ??奏疏递上,天子亲敕,改忠义左卫为泰陵卫,另置泰陵陵户四十户,人丁百余,移往笔架山建屋耕种,世代护卫陵寝。 ??与此同时,有旨意传至茂陵,令寿宁侯同建昌侯即日迁往泰陵,不得延误。 ??“侯府长史以下皆充泰陵卫,改籍军户。” ??圣旨念完,寿宁侯脸颊颤抖,双拳紧握,怒气难掩。建昌侯则是面若死灰,表情麻木,跪地谢恩,如同幽魂一般。 ??“两位侯爷,接旨吧。” ??中官奉上圣旨,并未马上离开,而是侧过身,对身边的束铃低语几声。 ??束铃低头应诺,转身离开木屋。 ??很快,简陋的木屋外传来阵阵嚎哭,似欲撕心裂肺。 ??得知要充入泰陵卫,后裔子孙都在军籍,世世代代守在大山之中,两府属官家人再顾不得规矩体统,纷纷哭天喊地,大声嚎啕。 ??只是随张氏兄弟守陵,尚有脱身的希望。改为军户,经兵部造册,再无转圜余地。不少人经不住打击,竟哭得昏了过去。 ??“大胆!” ??得束铃回报,中官大怒,尖利着嗓子,喝斥道:“天子隆恩,尔等不知感激,叩谢圣主,反跪地嚎啕,成何体统,想抗旨不成?!” ??随中官喝斥,卫军长刀纷纷出鞘。 ??雪亮刀光闪烁,哭声为止一顿。 ??片刻后,多数人不敢再哭,认命的收拾包裹。唯有几个寿宁侯的“亲信”仍在哽咽,脸带怨色。 ??中官眯起眼,冷笑道:“真有想抗旨的?来人,给咱家绑起来!既不能感沐圣恩,为大行皇帝守陵,便和刑部的囚犯一起发到北边,和鞑子拼命也好,屯田服役也罢,都是为国尽忠! ??话落,中官转过头,问道:“侯爷,咱家这般处置可妥当?” ??“你、你欺人太甚!” ??寿宁侯额头鼓起青筋,怒形于色。建昌侯没拉住,只能看着他站起身,猛冲向冷笑的中官,中途即被拦住。 ??建昌侯闭上双眼,不忍再看。 ??世态炎凉,破鼓乱人捶。 ??兄长为何就是不明白? ??“我是天子亲舅,太后亲弟,先皇亲封的侯爵!”被左右卫军拦住,寿宁侯兀自高叫,“你是什么东西,区区阉奴,三番两次在本侯面前放肆!” ??“呦呵!”中官拢着袖子,听着寿宁侯叫骂,非但不怒,反而笑着弯腰,行礼道,“侯爷说的对,是奴婢失礼。” ??这一弯腰,反倒让寿宁侯愣住了,下意识看向身后。 ??建昌侯没有睁眼,脸色更加惨白。 ??“来人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