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攻玉 第244节 (第2/2页)
玉意兴致勃勃对春绒说: “回屋取琴吧。” 等到乐器一一取来,五人也不离席,留在原位各持一柄乐器,互相笑望着。 风一起,满座芬芳,馥馥袭人,人人都神情怡悦。 蔺承佑说: “箜篌浑厚幽沉,不如由绍棠先起头吧。” 杜绍棠笑应了,握稳箜篌调了下音律,一曲清肃的曲子倾泻而出。 曲调刚一起头,蔺承佑的脸色瞬间淡了下来。 太子的笑容也凝在脸上。 滕玉意和杜庭兰惊讶互望,那是一曲《思归引》无论宫廷还是民间,常能听到有人演奏此曲。 杜绍棠察觉二人脸色难看,错愕地顿住了: “怎么了?” 太子拧着眉头叹气,皇叔识音断律的本领天下第一,阿大兄妹的曲艺都是皇叔亲手教的。 尤记得那年中秋节举行宫宴,有人提议皇叔和阿大合奏一曲,所奏之曲便是《思归引》 记得当时是在大明宫的麟德殿外,殿前铺满了如霜的月色,皇叔和阿大,一个抚琴,一个吹白玉笛,端的是一座光辉。 自那之后,只要叔侄二人同席合奏,几乎都少不了一曲《思归引》 如今两人再听到这首曲子,心里怎能不别扭,照理说,为了岔开话题该另起一首曲子才是,但两人都没了兴致。 皇叔如今被幽禁在兴庆宫,圣人顾念亲情不忍将其赐死,但朝野内外不断有臣子上奏疏,说淳安郡王一为谋夺帝位豢养枭众,二为成全野心残杀无辜,堪称罪无可恕,从树妖为祸紫云楼到八月中发动宫变,前前后后死在淳安郡王手里的人数不胜数。 此子按律当诛,不知圣人因何迟滞不决,若圣人诚心轻罚,叫天下人如何作想。 但他们俩都知道,圣人之所以如此,不过是怜悯皇叔自幼被恶人和母亲引得走入歧途,一念之差,万劫不复。 其罪,不可恕,其情,实堪怜。 作为淳安郡王的半个兄长,何忍杀之。 滕玉意在旁怔怔望着蔺承佑,她甚少在蔺承佑脸上看到这般烦闷的神色,除了惊讶,心里也有百般猜想。 过片刻,蔺承佑勉强笑笑: “要不换首曲子?” 滕玉意正要说话,采蘋嬷嬷匆匆赶来: “太子,大郎,宫里有急事找你们。” 众人一惊,蔺承佑怔了下,对滕玉意说: “你和阿姐说说话,我去去就回。” 滕玉意忙点头。 直到太子和蔺承佑离席而去,三人仍有些怔忪。 看这架势,莫不是宫里出了什么大事,既是大事,为何不见关公公来传报。 三人无心再饮茶作乐,滕玉意同杜庭兰在院子里走了走,又拉着姐姐回里屋说话。 杜庭兰看妹妹神色困乏,便说: “你们尚在新婚,我和绍棠不便在此久留,你先睡一睡,等世子回来就该知道出什么事了。” 滕玉意换了寝衣上床躺下,顺手把那枚紫灵天章球放到枕边,忽然拉住阿姐的手,悄声说: “我猜是淳安郡王出了事。” 杜庭兰一讶,顺势在床边坐下: “为何这样说?” “阿姐你想想,采蘋嬷嬷是成王府的老人了,平日轻易不会亲自过来传话,连她都如此郑重,可见多半是出了急事,奇怪采蘋嬷嬷却又未明说是何事——对皇室中人来说,眼下岂不是只有淳安郡王的事是‘说不得’?” 杜庭兰叹气: “若是他,我实在怜悯不起来,一个人无论有什么样的因由,都不该残害无辜,况且他也算间接害过你。” 滕玉意哑然,阿姐只知疼惜她,却不知自己前世的死也与淳安郡王有关,甚至连今生,阿姐也险些遭了卢兆安那帮人的毒手。 至于自己前世的死——滕玉意心里好不可惜,虽说昨晚在脚踝绊上了双生双伴结,她和蔺承佑却都未梦见前世,看样子她心底残留的那些谜团,注定无法弄明白了。 滕玉意一边思索一边整理衾枕,无意间发现枕头下放着根红线,抽出来一看,正是双生双伴结,早上蔺承佑叮嘱要妥善保管,碧螺春绒估计是怕弄丢,便塞到枕头下了。 滕玉意瞧了眼,重新将红绳掖回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