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_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 第10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 第102节 (第1/2页)

若卑乡这个地方给他传讯,他是必会出的!
  “这个流云庄,可能就是在这个卑乡。”
  纪棠挠挠头,又是同一个问题了,哪个卑?
  “卑,碑,陂,碚,邶,嘶——”
  乡这个行政区划实在有点太小了,要知道天下之大,加上梁朝后期的卖官成风导致行政区划分得很细很细,乡和镇简直就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,要想就这么分析出这个目标地点,和大海捞针也差不了多少了。
  赵徵眉心紧蹙,吩咐陈达:“令人去把旧梁的舆图找出来,越详细越好。”
  “这个地方应该不会在南梁吧?”
  “应该不会。”
  “我觉得,可能在京畿,或者南边池州这一片可能性大点。”
  “也有可能是齐州、沙州、亳州等地。”这是帝攻下乐京建立新朝的路线。
  两人边走边说,低低声讨论。
  此时天已经黑透了,今天没有阳光,日暮时风很大,却吹开了乌云,半边天空黑魆魆的是愈发厚重的积云,半边天空藏蓝清透,星光点点 。
  很晚了,也走得足够远了,已出到山区边缘,便停下来找了个避风处扎营。
  篝火点亮,纪棠拉赵徵坐下来,就着大叶子卷的托子喝了一口凉水,然后递给他,又把干粮掏出来,分一半给他。
  赵徵有点食而不知其味,但还是笑了笑,接过干粮吃了下去。
  这一顿简简单单,为防节外生枝,大家也没有去打猎什么的。
  纪棠见赵徵心事重重,吃完晚饭之后,便披上斗篷,拉他上山,“我们走走吧。”
  营地位置是在山腰,往里可以眺望山里,往外则是低矮的丘陵区域,纪棠拉着赵徵绕出去后,沿着山道慢慢往上走。
  她拢了拢斗篷,往星光方向行去,转过大石和稀疏的林木,看到一个大块白石形成的平台,两人就在上面坐下来。
  这个位置挺不错的。
  半边天空的星斗,照着起伏的丘陵,远远的尽头,庞大蛰伏火光点点,还能看见池州大营。
  “看!池州大营。”
  “嗯。”
  赵徵也看见了,他长长吐了一口气,双手撑在身后,垂目看着那座连绵不绝的巨大军营。
  纪棠折了一根草,给编了一个蚱蜢,提起来瞅了两眼,塞他手里送给他,问:“阿徵,你熟悉吕衍他们吗?”
  她其实不算认识这三个人,杜蔼薛志山还是近期才接触的,至于前者,她拢共也就匆匆见过一次,还是不是正面认识的那种,就刚到密州那会他们来拜见赵徵,她在旁看了一眼。
  陌生得很。
  赵徵当然熟悉了。
  他捏着草蚱蜢,垂眸看了半晌:“我从小就认识他们。”
  钟离孤,柴武毅,吕衍,杜蔼,庞进德,栗泉,薛志山。
  这些父亲昔年的心腹大将,尤其后者,不少都是从青年小将被父亲一手提拔起来的。
  赵徵是战火中长大的孩子,兄弟俩是跟着父亲在马背上在军中长大的,他是幼子,身上没有继承人的压力,父亲对他情感更外露,是极疼极宠的,他就像个小牛犊子般跑来跑去,当时和这些人,是一点距离感都没有的。
  随手一捞,大家就把他捞上肩膀上骑着,捉弄他逗他哈哈大笑打成一片,他可以说是他们看着长大的。
  甚至栗泉和庞进德,还是他父亲亲卫营出身,他初学武时,父亲太繁忙,就是这两人轮着手把手教会的。
  那时,他喊他们“叔”和“哥”。
  “吕衍是父皇麾下老将了,跟着了阿爹三十多年,在阿爹还是齐州留守的时候,他就是父亲的心腹大将。”
  这个纪棠知道,吕衍可以说是帝资历最深最老的心腹,在帝还是梁朝一方大员的时候,吕衍就是他手下执掌军事的校尉官。
  吕衍五十多了,比帝年纪还大,照说他这个年纪,忠心耿耿大半辈子,如果不是想自己上位,再去折腾这些其实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,所以一开始分析,纪棠就觉得他几率最低。
  赵徵轻声说:“他的笑声很大,我还记得旧时他的大笑声。还有父皇去世后,皇兄每有成长建树,他看皇兄的目光。”
  那是一种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欣慰目光。
  就像是赤地千里后农人小心翼翼呵护的青苗终于长成了,那种极深刻的,极努力收敛的,但还是忍不住,绽放在伤痛和风霜之中那种难以言喻的喜悦。
  赵徵长长吐了一口气。
  “至于庞进德,还有栗泉。”
  这两个人,在他童年记忆中亦有着许多许多至今仍未褪色的色彩。
  “还记得亳州大战,中军遭陈芳骑兵突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