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07 勤奋不能盲目,必须选对方向 (第4/8页)
三个小时后,大雨会停止,天气会好转。 艾森豪威尔十分高兴,他知道这绝对是个好机会,敌人做梦都想不到他们会大雨刚停就去偷袭。不过转念一想,他又担忧起来,万一天气预报的不准呢,如果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贸然出兵,很可能会在大海上全军覆没。 艾森豪威尔想了想,还是决定果断出兵,他在日志中写道:“我决定此时此地发动进攻,是根据所得到的最好的情报做出的决定……如果事后有人谴责这次行动或追究责任,那么,一切责任应该由我一人承担。” 写完后,他立马向海、陆、空三军下达命令,三个小时后,立即横渡英吉利海峡,登陆诺曼底。 值得庆幸的是,天气预报十分准确,三个小时后,大雨果然停了,海面恢复了平静,英美联军顺利地从诺曼底登陆,掌握了战争胜利的关键。 试想一下,如果当时艾森豪威尔在面临选择时也犹豫不决,结果会如何呢?他们很可能会错过最佳的登陆时间,更严重一些,还可能延误战机,导致战争失败。 纵观我国历史,在面对选择时犹豫不决的大有人在,在这些人中,最后取得成功的少之又少。 例如,历史上的楚汉之争,鸿门宴上项羽犹豫不决,最后只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惨败结局;著名的官渡之战,袁绍以多对少,十万精兵对阵曹操三万多人,虽然人数悬殊大,足可取胜,但却因袁绍刚愎自用,做事犹豫不决,最终一败涂地;还有空城计,诸葛亮之所以会成功,就是因为司马懿的猜疑不定、优柔寡断…… 透过这些事实,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道理,那就是犹豫不决是成功的大敌。 既然是成功的大敌,我们就要努力地去克服它: 首先,我们也要培养自己果断的性格。这种果断指的是一种谋略决策,是通过对客观情况的充分估计、认真研究而产生的。 其次,我们要把握机会,适时做出决定。 最后,当我们对某项事进行思考时,还要在内心强化它的要害,并立即付诸行动。 很多时候,我们都想考虑周全再做决断,但往往天不遂人愿。无论什么事,要想找到万全之策都是不可能的。一味地犹豫不决,事情不见得就会变好,所以,还不如干脆利落地抓住机会,听从自己的内心,果断做出选择,这样一来,说不定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 大的选择,必须目光长远 有个年轻人向一位商人请教如何能获得和他一样的成功。商人没有说话,反而拿出三个西红柿摆在年轻人面前。三个西红柿都很新鲜,但大小不等。一个最大,一个中等,还有一个最小。商人问年轻人:“如果每个西红柿都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,你选哪个?”年轻人不假思索地答道:“我当然会选最大的。” 听见年轻人的回答,商人笑了笑,然后把最大的西红柿递给了年轻人让他吃掉。至于他自己,却拿起最小的那个吃了起来。因为西红柿很小,所以商人很快就吃完了。这时,他又拿起那个中等的吃了起来。而此时,年轻人手中最大的那个西红柿只吃了一半。 最后,商人看着年轻人说:“这下你明白了吗?我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我的目光不短浅。虽然眼前巨大的利益很诱人,但有时候适当的放弃是为了得到长远的大利。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。” 有句话说得好:“你能看多远,你就能走多远。”一个目光短浅的人终究难成大器。因为他看来看去,也只有鼻尖底下的那一点儿地方。 目光短浅的袁世凯卖国求荣,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。却不知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所以最后不仅没有复辟成功,反而让自己落得一身骂名。同样目光短浅的还有张伯伦,他是“二战”前的英国首相。在面对法西斯势力时,他选择了屈服,只为求得一时的和平。结果没想到,到头来不仅希特勒没念他的好,还害得整个英国都卷入了战争。 目光短浅的人往往只看眼前,对于长远利益不加理会。他们总是走一步看一步,因此在面对困难时,很可能措手不及。所以也就很难处理好。俗话说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就是这么个道理。 在《事业革命》一书中,美国作家唐·多曼说:“把眼光放长远是踏上成功之路的秘诀。” 年轻人要想成大事,就必须把目光放长远。如果没有这种能力,别说大事,恐怕连小事都做不成。因为把目光放在远处,才能有大志向。有了大志向,才能有大决心。有了大决心,才能有大动作。有了大动作,才能取得大成功。 2015年1月,胡润研究院发布2015年胡润点金圣手榜,盛大创始人陈天桥以170亿元位列第二。 1994年,陈天桥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。毕业后,他的同学们纷纷选择人人艳羡的外企,但陈天桥却选择了一家国企。当时,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,但没过多久,事实就证明了他的选择没错。当时的国企求贤若渴,所以进入其中的陈天桥得到了很多机会,仅用了3年,他就已经成为上海陆家嘴集团的总经理助理,创下了当时的提拔纪录。 1999年,陈天桥从国企跳槽,进入了一家证券公司工作。正是在这段时间里,他将自己打游戏的爱好和刚接触的互联网联系在了一起。后来,创建了一个社区游戏网站。最开始时,这个网站并不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