炮火1906_第一百零一章 胖叮当横空出世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百零一章 胖叮当横空出世 (第2/3页)

势力范围,这些饿鬼贪婪无比,他们能不能允许这条铁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修成,还真的很成问题。我这么说也许很可笑,可事实如此,国家羸弱无比,只能如此屈辱。”
  简森伯格低头沉思,的确,对方说的很精辟,清国在意的不是铁路商办不商办,这是小问题,真正要在意的还是会不会引起沙皇俄国的警醒,造成外交上的纠纷,现在清国朝廷在外交上的压力不小,主要都来自日本,为了安抚沙皇俄国,是极有可能会搁浅这条铁路的修建计划的。
  “就算朝廷同意这条铁路的修建,我们也暂时没有资金。为了不节外生枝,这项计划只能被封存。不然的话,俄商与俄国银行必定会想办法用资金来撬动这个计划,让这条铁路掌控在他们手中,这反而成为了败笔。”
  这的确是个问题,李安生之所以要百般拒绝俄商参与开发铜山,就是怕俄国资本认识到多宝山铜矿的丰富之后,更加要铁了心的修铁路,成为又一条“中东铁路”。
  让俄国资本进入铜业公司,最怕的就是喂不饱这条恶狼,到时不仅要防着俄国资本控制铜业公司,还要防着他们向铁路伸手。
  本来李安生是想敷衍一下段芝贵,让俄商参股的,可俄商前阵子在他面前神气活现,直接要求要控股,被他毫不留情的赶走。
  要是他手头有大把的资金,当然可以接纳俄国资本进来,然后凭借商业手段以及铁路的运费来大幅的转移利润,让俄国资本到时自己撤退,可关键是没钱啊,黑龙江毕竟是穷地方,找不出那么多的富商来。
  “可是,真的要修铁路,想想办法也是能修成的是吧,关键还是资金。我已经说过了,德华银行可以提供大笔贷款。”
  简森伯格似乎从李安生刚才的话锋里听出了什么,大家都是聪明人,当然是立即意识到了什么。
  “不不不,先生,你的好意我真是很感激。首先,我们借贷资金的话不具备资格,也没有什么可抵押的。可是,如果我们真的向德国银行借贷的话,只怕沙皇俄国真的要出手干预了。当年俄罗斯人可是将美国逼得走投无路,忍无可忍之下只好扶持起了日本来打压俄国,这才有了日俄战争。贵国想必不会同意因为一条铁路而与沙皇俄国交恶吧。”
  简森伯格一听,立马意识到了这是对方的试探,高明的试探。
  这也是在暗示以及委婉的提醒,要是德国贸然在沙俄的地盘上拥有一条铁路,这是很犯忌讳的,想必德华银行也不会同意这个疯狂的建议。
  外国借款给中国修铁路,向来会提出苛刻的要求,比如铁路附属地,比如以当地的某项税收作为抵押。
  简森伯格微微笑了笑,说道:“不不不,我们不需要抵押,不需要铁路运营权,纯粹是商业行为,纯粹的商业行为大概是其他国家所无法干预的吧。这条铁路永远都是贵国的,属于黑龙江地方股本,我们只是提供贷款。”
  李安生这才醒悟过来,德国人为何这次这么热心这么大方,是因为他们在投石问路,想打好前站,这是在投资。
  如今帮助黑龙江地方结个善缘,将来资本进入也就方便许多,更能够凭借扶持代理人来对抗沙俄。
  当初德国甚至想要联合沙俄来对抗英日,可是,如今沙俄与日本达成暂时的一致瓜分中国东北,将精力都转到了欧洲,如此一来,德国与沙俄之间就再也不可能结盟,反而有裂痕加剧的态势。
  在争夺世界霸权方面,德意志帝国有着跟大英帝国事事别苗头的倾向,比如学习大英帝国全球布局的手段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
  德国资本当然也能从中获利,毕竟庞大的中国市场不能被英法霸占,新兴的东北市场也不能被俄日瓜分。
  简森伯格的确是个能人,很快就找到了脉络理清了思绪,给出了直接的回答。
  也就是说,在铁路完全由大清民间商办的先决条件下,其他的都好谈,德华方面也能够凭着在借款问题上的大度而得到足够的权益。
  简森伯格将这次合作当成了一笔大生意,要附带政治目的,也要等到先在黑龙江立足之后。
  这其实已经是政治投资,多多少少带着政治目的,他作为直隶经理的权限也就只能这么多,其他的具体条款就要上报上去。
  “不知道李大人对这条铁路具体修建有没有什么详细计划?”
  李安生挺起了腰背,知道这是最关键的地方,对方想要摸一摸黑龙江这边修铁路的意图坚决不坚决,不然的话他们德华在这里剃头担子一头热,铁路却修不成,不是要贻笑大方?
  “从瑷珲到墨尔根,地势平坦宽阔,修起铁路来有成本低工期短的优势。詹天佑先生不日便会从京张铁路工地上抽空来此考察,相信会给出一个详细的修建计划。这条铁路同样可以分段建设,甚至可以将修成路段提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