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43节 (第1/3页)
我手按住发疼的小腹,扭头问秦嬷嬷:“咱们府上在宫里也有不少人,今儿陛下遇刺,就没人出来传消息?” 秦嬷嬷急道:“老奴奉您的吩咐出城寻杜老去了,将将回府,未曾见宫里的那几个太监宫娥。” “那这么说,宫里现在彻底封锁了。” 我当机立断,吩咐大福子:“最近都是抚鸾司上值,你暗中打探一下,有没有黄梅的消息。” 随后,我吩咐秦嬷嬷:“这事来的太突然,怎么瞧都透着诡异,去,赶紧去把孙储心、武安公、羊羽棠、袁文清宣来。” 睦儿上前扶住我,皱眉道:“娘,我看首辅就不必了,他也是李璋的老师。” 转而,睦儿思量了片刻,沉声道:“把梅濂宣来!” …… 第187章 夜会 慌、忧、乱 等都嘱咐妥当, 人都走后,就只剩下我们娘儿俩。 方才胡马被蔡居这样狂妄地带走,云雀已经急得生生晕了过去, 她是经历过当年梁元巫蛊案的, 知道这里边的厉害,醒后跪下哀求我, 一定要把胡马平安救出来。 而睦儿呢。 儿子垂头丧气地坐在小杌子上,一声都不吭, 双手用力地反复揉搓脸, 出气似的狠狠抽打了几下自己的腿, 最后, 儿子猛地仰起头看我,泪流满面, 哭得身子直打颤,问我: “娘,我爹他绝不会做出伤害咱俩的事, 大伴可是伺候了他一辈子的人,怎会说怀疑就怀疑, 说下狱就下狱, 他、他不是这么反复无常的人啊, 你说他会不会已经出事?” 紧接着, 睦儿恨得咬牙低吼, 眼里的杀意甚浓:“若是爹爹真出事, 我才不会顾及什么太/祖遗训, 李家人不许自相残杀,我必要手刃把害我爹的人,诛其满门, 将其挫骨扬灰!” 我揽住儿子,任由他在我怀里发泄哭泣。 在睦儿心里,父亲是无比重要的一个人,他害怕父亲会不顾念旧人之情,更害怕父亲会遭遇不测。 我这会儿心里也慌,可我得稳住自己。 我摩挲着儿子的背,柔声道:“宫里具体什么情况,咱们现在都不知道。娘方才给你说过去的事,你也知道,你爹爹他是个好人哪,咱们谁都不希望他出事。可儿子,这会儿咱们都得镇静,以不变应万变,不论好的还是坏的可能,都得顾虑到。你长大了,已经能独当一面了,你一直都是爹爹和娘亲最骄傲的小木头,这时候更得冷静。” …… * 夜越来越深,淅淅沥沥地又开始下起了雨,惹人烦心。 我换好了衣裳,随意梳了个发髻,没什么心情施粉涂脂,双臂环抱住,在花厅不知拧了多少个来回。 我和儿子商量过了,此时绝不可贸贸然入宫,手谕上的字迹印玺虽是李昭亲笔所写,但也不排除仿造的可能啊。现在最麻烦的就是宫门锁闭,根本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,李昭到底是平安还是被挟持了。 我从未这么慌乱过,这时,有个丫头给我端了碗燕窝,我烦躁之下直接打翻,扇了那丫头一耳光,呵骂了几句,让她滚。 我知道自己现在有孕,容易着急上火,我也想冷静,可我怎么冷静的下来。 我从柜子里找到他素日穿的寝衣,一遍又一遍地摩挲,闻上面熟悉的小龙涎香味儿,那个不好的念头反反复复地浮现:李昭不会已经去了吧? 真的,我宁愿他糊涂了,想要杀遍身边所有亲近的人,也不想他有事。 可他不是个糊涂人哪。 李昭啊,你到底怎么了! 我不能把这份焦虑带给旁人,只能趁儿子他们不注意,偷偷用簪子扎自己的胳膊,试用疼痛来逼迫自己冷静,再冷静。 * …… 杜老因太监孙濂那句杜仲下毒谋害圣躬,急得要命,说陈砚松今儿同他一起回长安城,外男无旨不可入府,老陈便就近住在客店里,等着改日递上拜帖,我接见他,如今出了这样的事,老陈又是个足智多谋的,便也请来议一议,也是好的。 我应准了。 夜雨凄迷,寒气一层层上涌,将蜡烛吹得左摇右晃。 最先来的是老陈。 原本秦嬷嬷事先准备了遮挡的屏风,我先麻烦,便让人撤去了。 花厅里点了数盏灯,案桌上摆了各色果子茶水,香炉里燃了好闻的李王帐中香。 我刚坐到椅子上,就看见云雀将一个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