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07 勤奋不能盲目,必须选对方向 (第6/8页)
割断了自己的头发,并且传令三军说:“丞相践踏麦田,本应斩首示众,但因肩负重责,现割发以代首。”将士们听后更加尊重自己的统帅,再也没有出现过不遵守命令的行为。 曹操身为魏国丞相,如果不懂得变通,在自己触犯命令的情况下,他只有两个选择。要么坚持依法执行,将自己处死。要么罔顾自己的命令,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。无论哪种方法,对曹操都十分不利。前者会让他丧命,再没有实现自己宏图霸业的机会。后者会让他在士兵面前威信全无,以后的命令很难得到良好地执行。但曹操不愧是一代枭雄,十分懂得随机应变,竟然想出了“割发代首”的方法,既保住了性命也树立了威信。 如果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能力,其中一方面就要看他在处理问题时能否随机应变。只有放弃那些无意义的固执,学会变通,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。 美国一位著名学者曾做过一个实验。他准备了一个玻璃瓶,然后将瓶子放平,把瓶口封闭,只在瓶颈处弄出来一道小缝。同时,还将瓶口和瓶底分别对着光亮和昏暗的地方。接着他捉来一只苍蝇和一只蜜蜂,将它们一起放进了瓶子里。结果他发现,勤劳的蜜蜂永远冲着光亮处冲刺,最后活活累死了。而苍蝇一开始满瓶子乱飞,最后竟然从裂缝处成功逃脱了。 当我们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,最该做的不是一味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,而应该在随机应变中寻找逃生的路。执着可以推动人生的进程,这一点我们并不否认。但我们要知道,这个世界是多变的,与其有序地衰亡,不如灵活地行动。 有人问,香蕉应该从哪头吃起?答案很简单,就是两头都可以。这就好像我们的人生,无论是选择执着到底,还是选择灵活变通,都没什么不对。这不过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,无所谓谁好,也无所谓谁坏。只不过,如果我们想要取得成功,就不能单纯地执着于其中一项。只有两者相辅相成,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。 无论何事,只要我们能保持积极的心态,在思考问题时多换几个角度,最后肯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 反之,如果我们太固执,对一件事总是坚持非黑即白的原则,那生活就会少了很多可能性。如果生活是一条大道,向着固定的目标笔直前行固然没什么不好,但有时偶尔转个弯,也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。 如果郑渊洁固执地坚持投稿赚钱的老路,那很可能就不会有《童话大王》一刊了。正是因为他懂得变通,所以中国多了一位童话大师。美国华人李政道在实验物理学中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成就,如果他继续故步自封,就很难在物理研究上真正有所建树。正是因为他懂得总结经验,灵活变通,转投理论物理的怀抱,才使自己最终摘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。 种种事实都说明一个道理,当我们在一条路上走不通时,大可以换个方向再次出发,很可能会收获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惊喜。 人生一世,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。如果我们一味地固执于老路,很可能会费尽气力也一事无成。学会变通,不仅可以让我们节省一些力气,也可以让我们少走些弯路。 适当后退,换个方向使劲儿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,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,绞尽脑汁,废寝忘食,这种精神固然可贵。但有时候,只知道低着头拼命向前冲,最后很可能会撞得头破血流。反倒不如抬起头看看,向后退一步,看看自己是不是把劲儿用在了错误的方向上。 有位富翁得了绝症,即将不久于人世。可他的独生子正在远方求学,他很怕在儿子还没赶回来时,自己已经死了。如果那样,自己的财产恐怕就会被仆人侵占,留下的遗嘱也有被篡改的危险。 这该怎么办呢?将仆人遣散吗?可是,生病的自己还需要人来照顾。富翁苦苦思索了一夜,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。他写下了这样一份遗嘱:“我的儿子只可以从我的财产中选择一样,其余的都归我的仆人。”写完后,他把遗嘱交给仆人,并对他说:“等我死后,你就拿着这份遗嘱去见我的儿子,让他从我所有的财产中选择一样,剩下的就都归你了。” 立完遗嘱后没多久,富翁就去世了。仆人果然遵照富翁的吩咐,拿着遗嘱高高兴兴地去找富翁的儿子。富翁的儿子刚看到遗嘱时十分不解,但很快就明白了父亲的用意,他想了想后对仆人说道:“我只选择一样,那就是你。”就这样,聪明的儿子如愿获得了父亲所有的财产。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,如果富翁没有采用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,而是以说教、威胁等手段对付仆人,那结果会如何呢?恐怕在他死后,仆人会立即拿着他的财产逃之夭夭。正是因为富翁懂得绕开风险,另辟蹊径,先给仆人一点儿甜头稳住他,换一条途径表达遗嘱,他的财产最后才如愿到了自己儿子的手中。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,很多问题也是如此。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本质,条条大路通罗马,与其在有风险的道路上呕心沥血,不如后退一步,看清问题的本质之后,选择一条恰当、巧妙的途径,这样发力才有效。 以退为进,避开障碍,迂回解决问题,这是中国文化非常擅长的。南北朝时的布袋和尚曾作一首《插秧诗》来规劝世人:“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是水中天,身